網路開店的四種主流行銷方式
目前網路行銷的主流作法,大概有這些:
關鍵字廣告、社群廣告、搜尋引擎最佳化、KOL行銷 ,實際上當然不只這些,只是能把這四種行銷方式通常操作的好,就能產生不錯的行銷效益。
因此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這些適合網路開店的行銷方式。
● 關鍵字廣告
關鍵字廣告又可稱為搜尋引擎付費廣告,而對於多數企業來說,關鍵字廣告可能是最快速有效的行銷曝光方式之一,而目前最主要的關鍵字廣告 分別是:Google Ads與Bing Ads,其中又以 Google Ads關鍵字廣告為主流。關鍵字廣告的原理就是,你可以針對網友可能搜尋的「各個關鍵字/詞」設定相對應的廣告文案,甚至如果你的商品數量很多的話,可以撰寫上百篇甚至 千篇的廣告文案來對應不同的關鍵字,只要網友透過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時,那麼你的關鍵字廣告就會顯示在這些搜尋網友的面前。 也因為你的廣告文案與搜尋關鍵字是相關的,因此這些廣告受眾看到廣告而點擊的訪客,他們購買商品的機會,通常會比大眾型廣告的成交率更高。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關鍵字廣告好棒,但關鍵字的收費基本上是在「競價收費」及「點擊收費」的基礎上。所謂「競價收費」就是出越高價,你才有機會排在越前面,得到更多的曝光及點擊, 而點擊收費(總廣告費支出)是依照你的廣告被點了多少次再乘上每一次點擊出價金額。
而這個廣告收費機制就會造成:越熱門或是越有利可圖的關鍵字,勢必廣告費支出會相當高。 所以有些廠商一個月要燒掉幾十萬的廣告費,也是滿正常的。
所以使用關鍵字廣告之前,要確定你的網頁是夠專業/ 產品介紹也是吸引人的,不然就算吸引大量潛在客戶點擊了廣告卻沒有成交,就白白浪費了廣告預算。
● 社群廣告
在台灣社群廣告主要是指投放在 FB以及Instagram 的廣告,而我們在此直接 社群廣告與關鍵字廣告(搜尋引擎付費廣告)來做比較,會更容易理解社群廣告的特性。關鍵字廣告是設定廣告受眾搜尋「特定關鍵字」時主動表現出特定意圖,才出現的廣告 社群廣告是依照廣告主對於可能潛在客戶樣貌的猜測來設定廣告受眾,因此廣告受眾並非對其產品主動表現出意圖,仍然會看到廣告。 依照廣告所出現的時機,我們可以合理推測: 關鍵字廣告所瞄準的廣告受眾可能會遠比社群廣告的受眾更為精準,因此效果也會比較好。
雖然是如此,社群廣告仍然有其存在的重要價值,像是
- 社群廣告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的潛在客戶,因此更適合短期活動行銷。
- 社群廣告所能接觸到的潛在客戶數量遠大於使用「特定關鍵字的關鍵字廣告」;而其所能接觸的廣告受眾也會隨著社群平台使用人數而增加。
- 如果設定了對的廣告受眾,其廣告效果及價格也可能遠大於關鍵字廣告,而成本卻更低。
- 社群廣告對於只需要在特定區域宣傳的在地型商家,效果也可能表現的比關鍵字廣告更好。
- 對於一些不太會主動使用搜尋引擎尋但卻有著大量需求的商品(如:衛生紙 / 洗面乳 / 內衣褲... 進修課程),社群廣告更有機會去激發潛在客戶的慾望。
● 搜尋引擎最佳化(SEO)
SEO的呈現效果和關鍵字廣告有點類似的,都是能讓潛在客戶在搜尋特定關鍵字時優先曝光,而一般不熟悉網路環境的人,可能分不出來搜尋引擎最佳化和關鍵字廣告的差別。 其實從一點就能講出這兩個行銷方式最大的差別:SEO曝光可以在不花大錢的情況下,透過自己的學習及努力,就能讓自己的網頁排序在前十名的搜尋結果中; 而關鍵字廣告卻要持續投資廣告費,才能夠享有廣告曝光的效果。雖然要做好SEO需要一翻努力而且也不見得能完全達到預期的廣告成效,但是SEO仍然是目前應該重視的行銷曝光方式之一。
● KOL行銷
KOL(Key Opinion Leader)是意見領袖的意思,而意見領袖是指在一項領域甚至是多項具有影響力的人士。KOL所說的話及發佈的訊息能影響訊息受眾的看法甚至是購買決策。 而以目前網路環境來看,KOL通常會是下面幾種身份: 開FB社團粉絲團的創辦人、擁有忠實讀者的部落客、Youtuber 甚至是視頻直播主... 。 如果商品能與定位相符的KOL合作,的確能大大借助到KOL的影響力,讓商品大賣並打開知名度。 因此如果你有更足夠的行銷預算時,可以試試看 KOL的效果如何。不是每一種行銷方式都得使用,如果你發現哪一種方式特別有效,可以先從特別有效的行銷方式持續優化。最後,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網路開店的行銷方式。